當前,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不斷加速,數字技術深刻改變著人類的思維、生活、生產、學習方式,推動世界政治格局、經濟格局、科技格局、文化格局、安全格局深度變革,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日益成為國際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關鍵指標。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多措并舉發展數字素養與技能,推動互聯網持續釋放普惠效應。VWM豐城網絡問政
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數字經濟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主要經濟形態。數字素養和技能作為數字時代人們生產生活的必備能力,是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基礎。 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社會公民學習工作生活應具備的一系列素質與能力,包括數字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數字社會責任等。小到移動支付、電子商務等生活場景,大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均對人們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出要求。對消費者而言,若不具備基本的數字素養,將無法正確地運用信息和數字化產品、服務,成為數字時代的弱勢群體。提高數字素養和技能,既有利于數字消費,也有利于數字生產,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要素和重要基礎。 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把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作為謀求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方向,紛紛出臺戰略規劃,開展面向國民的數字技能培訓,提升人力資本水平。美國在2007年發布《21世紀技能框架》,數字素養被列為學習者面對社會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應具備的基本技能。歐盟2015年發布《數字技能宣言》,將數字素養列為21世紀勞動者和消費者的首要技能,并推出數字素養教育框架。英國政府2018年、2019年接連發布《成人將從數字技能改革中受益》《提高成人基本數字技能》《提高成人數字技能計劃》,從資格的設計和制定、教育與培訓方式等方面介紹了專業資格證書制度。2019年G20峰會上,各成員國紛紛將數字經濟視為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的主要途徑,同時將“公眾數字素養教育不足,影響創新的可持續發展”列為需要共同面對的重要議題。今年2月,愛爾蘭政府發布《愛爾蘭數字框架》助力全民數字技能提升。 在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同時,相應國家和地區還重視資金保障,積極構建數字技能評價標準,并實施一體化數字素養發展項目。如歐盟發起成立“數字技能與就業聯盟”,并計劃把超過6700億歐元的復蘇與恢復基金(RFF)中的20%投入用于提高數字技能;加拿大、德國等國針對高技能ICT人才制定簽證方案,實施優惠移民政策。2020年,韓國政府出臺“韓版新政”綜合規劃,提出要建立未來型職業培訓體系,培養18萬名新技術領域的核心實務人才。截至2021年9月,新加坡數字辦公室(SDO)已為逾10萬名老年人提供了超過25萬次數字技能培訓服務。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會數字素養和技能,夯實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社會基礎”!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加強全民數字技能教育與培訓,普及提升公民數字素養。2021年10月,中央網信委正式印發《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提出把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作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工作,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數字人才強國。同年12月,中央網信委發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作為十大優先行動之首,提出“搭建全民數字技能教育資源體系,開展數字技能教育培訓,精準幫扶信息弱勢群體”。今年2月,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印發《2022年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要點》,明確到2022年底,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系統推進工作格局基本建立。7月,中央網信辦召開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推進會議,加快推動2022年重點任務落實。 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順應數字時代要求,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戰略任務,也是彌合數字鴻溝、促進共同富裕的關鍵舉措,具有重要意義。從宏觀層面看,培育和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將人口數量紅利轉化為人口質量紅利,有助于加速推動我國社會數字化轉型、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是我國建設智慧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從微觀層面看,“數字技能”側重使用的能力,“數字素養”側重終身學習與修養。提升數字素養與技能,符合我國提升國民素質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規律和要求,有助于彌合數字鴻溝,讓更多人民群眾共享數字紅利。 相較于教育發達國家,我國數字素養教育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快、后發優勢明顯。從外部環境來看,教育發達國家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可供借鑒;從內部環境來看,我國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互聯網普及率逐年增長,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推動我國數字素養培育不斷深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網民規模從5.64億增加到10.32億,互聯網普及率從42.1%提升到73%。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9.48萬億元增長到45萬億元,連續數年位居世界第二,占我國GDP比重接近40%。網絡點餐購物、移動掃碼支付、網約車出行、共享單車出行、線上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智能家居等,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生產生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數字鄉村建設、互聯網應用適老化改造行動持續推進,農村居民和老年群體加速融入網絡社會。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已達2.84億,農村地區互聯網普及率為57.6%;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規模達1.1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43.2%。 我國數字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全國各地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領域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對從業者的知識、素養和數字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們也要看到,部分高校專業化人才培養方案落后于數字科技實踐,教育教學缺乏豐富的實踐數據作為支撐,產業鏈、數據鏈與人才鏈彼此相對脫節,數字人才供給速度遠遠跟不上市場的龐大需求,數字人才培養與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很不匹配。我國數字素養與技能還存在數字鴻溝較大、資源供給不足、培養體系尚未形成、數字道德規范意識有待增強等問題,也面臨數字意識還不強、數字產權保護還不夠、普通勞動者的數字技能還不高等短板,不同社會群體在獲取、處理、創造數字資源等方面的能力差距較大。受限于使用技能缺乏、文化程度限制、設備不足和年齡等因素,我國仍有3.82億人尚未接入互聯網,以農村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為主,數字素養的提升任重道遠。未成年人作為“數字原住民”,從小就“浸泡”在海量網絡信息中,主要通過自己摸索來學習上網技能。據調查,通過學校學習獲得上網技能的為25.7%,在科學管理時間以及防范網絡欺凌、隱私安全等潛在風險時缺乏系統教育引導。 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勢在必行。中央網信委印發的《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為我國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指明了目標方向、作出了安排部署。關鍵在于抓落實。在推進的過程中,要立足我國實際,堅持開放合作,充分借鑒國際經驗,調動各方積極性和多元力量形成合力、取得實效。 具體來講,要圍繞豐富優質數字資源供給、提升高品質數字生活水平、提升高效率數字工作能力、構建終身數字學習體系、激發數字創新活力、提高數字安全保護能力、強化數字社會法治道德規范等主要任務,扎實推進數字社會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提升等重點工程,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開展試點示范、強化考核評估、加強宣傳推廣、深化國際合作等六個方面保障實施,確保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對于企業用工所需數字技能等問題,可以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引導推動網信領域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對于彌合數字鴻溝、構建培養體系等全局性問題,則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統籌規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推進力度,有力推動提升公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此外,要注意加大高端數字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引進,探索符合我國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數字管理人才培育體系,在穩步提高從業者數字化技能水平的同時,積極儲備數字管理人才團隊。VWM豐城網絡問政
VWM豐城網絡問政
對于網民個人而言,可以通過加大宣傳教育引導,涵養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的隱私保護意識、信息安全知識,培養形成良好使用習慣,掌握信息獲取主動權,成長為具有數字意識、計算思維、終身學習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數字公民。VWM豐城網絡問政
VWM豐城網絡問政
VWM豐城網絡問政
VWM豐城網絡問政